【內湖不永續議題】公園路面水泥化


內科因為科技園區蓬勃發展,熱島效應明顯,周邊為數不多的公園應發揮一定調節作用,但「公園水泥化」讓成效不彰。 原本以自然植被、草地、土壤等為主的公園環境,被大量鋪上水泥、柏油、人造鋪面等硬質材料,原因為:

1.草地或樹木需要定期修剪、灌溉,而水泥鋪面維護相對容易,成本低。
2.硬鋪面更適合辦活動、運動、騎腳踏車等。
3.為了配合地下管線鋪設、排水需求或無障礙設施,而需使用水泥建設。

但水泥化會導致:
1.土壤呼吸困難,影響微生物與植物生存,降低生物多樣性。
2.硬鋪面吸熱多、散熱慢,會加劇城市城市熱島效應溫度上升。
3. 天然地面有助於雨水滲透,但水泥會導致積水或排水系統負荷加重。
4.缺乏自然元素,公園的美感與親近感降低。

【議題地點】瑞陽公園
【議題座標】25.077667430777055, 121.57935787116419
【議題類型】生態不永續
【改善作法】採用透水鋪面,例如透水磚、草地磚、碎石地等,兼顧實用性與排水性。增植樹木、設置雨水花園, 強化生態系統,改善空氣品質與溫度調節。
【未來願景】希望成為「生態友善公園」,綠地與硬鋪面兼容設計 ,兼顧居民使用與生態。
【撰文者】吳佳芬
【攝影者】吳佳芬
【審稿者】唐炘炘、林明志
【課程名稱】內湖社大-2025內湖不永續AI地圖工作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