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湖科技園區大量的高樓建築阻斷了自然風道,導致空氣不流通、熱氣滯留。建築密集導致室內悶熱,用電冷氣需求暴增,反過來又排出更多廢熱,形成惡性循環,並增加用電,導致電網負荷。高溫加劇都市熱島效應,影響心血管疾病患者與老年人健康,提高熱傷害風險,影響城市永續,違背減碳與氣候韌性目標,加劇全球暖化。【議題地點】內湖科技園區
【議題座標】25.077055447008338, 121.57401405201583
【議題類型】生態不永續、社會體不永續
【改善作法】
1.短期: 推動「屋頂綠化」、「垂直綠牆」政策,鼓勵企業導入綠建築設計(透氣外牆、遮陽系統), 增設綠蔭與行道樹,改善地表吸熱問題 。
2.長期: 調整都市計畫,避免建築過度集中,推動低碳辦公區。規畫捷運、公車、自行車道無縫接軌, 員工可以從容步行或騎乘單車通勤,減少開車,降低碳排,減緩暖化現象。
【未來願景】
期望內湖科技園區不再是高溫悶熱、車陣擁擠的辦公叢林,而是一個融合自然與科技、綠意盎然的城市科技園。建築之間有足夠的綠帶串聯,屋頂花園與垂直綠牆為城市降溫,街道充滿樹蔭與人行空間,四季皆宜。
當我們開始重視環境、以人為本來重新設計城市,內科就有機會從一個高密度、低永續的「都市熱島」,蛻變為一座綠意盎然、智慧永續的城市綠洲。
【撰文者】米村
【攝影者】米村
【審稿者】唐炘炘、林明志
【課程名稱】內湖社大-2025內湖不永續AI地圖工作坊
【延伸連結】https://e-info.org.tw/node/235156 , https://udd.gov.taipei/events/fhqekzq-17650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