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湖與白鷺鷥山間之環湖道路水泥化,水泥道路的吸水性不佳,雨水無法滲透進入地下,而是直接流入排水系統,增加都市熱島效應與排水壓力。另外,日曬時,地表上温度高,且水泥路較為堅硬,不利於人的環湖健走及跑步。【議題地點】25.080314200789015, 121.60428185190926
【議題類型】生態不永續、社會不永續
【改善作法】
1.使用透水磚、礫石鋪面、混合樹脂透水材質等,讓雨水自然滲入地下,改善排水與生態環境。
2.對於不需無障礙的區域,採用原木棧道、砂礫步道、草地步道等自然鋪面替代水泥,也可增加生物棲地。
【未來願景】透水材質的湖邊道路,可增加土地排水及地下水涵養,並提供更適合休閒活動及運動人員的安全環境。
【撰文者】Abi筆
【攝影者】Abi筆
【審稿者】唐炘炘、林明志
【課程名稱】內湖社大-2025內湖不永續AI地圖工作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