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水質惡化:泥沙沖刷進湖中會增加湖水濁度與養分,導致優養化(例如藻類過度繁殖),影響生態平衡。
3.生物棲地減少:大樹可提供鳥類、昆蟲、松鼠等生物的棲息與覓食空間,缺乏大樹會讓生物多樣性降低。
4.湖水溫度上升:大樹能提供遮蔭,降低湖邊環境溫度。沒有大樹的湖水容易過熱,不利無法在高溫中生存的原生魚類。
5.景觀與人行舒適度降低:大樹能美化湖岸,提供遮蔭與涼爽環境。缺樹會讓湖邊變得炎熱、不適合人散步與休憩。
【議題地點】碧湖公園
【議題座標】25.081645458561724, 121.58147771100025
【議題類型】生態不永續
【改善作法】建議將水泥護岸改為緩坡自然水岸,沿岸種植台灣原生濱水植物,如穗花棋盤腳、風箱樹、九芎、水黃皮等,不僅能穩定岸邊土壤、減少泥沙污染湖水,改善水溫,為昆蟲、水鳥、兩棲爬蟲,與原生魚類提供優良棲地。
【未來願景】期許碧湖蛻變為與自然共生的生態樂園,湖岸遍植大樹,綠蔭成林,湖水清澈,不僅為市民遮陽,方便乘涼散步,也為鳥類、昆蟲、原生魚類提供良好棲息環境。枝葉間鳥語啁啾,湖面倒映樹影與飛鳥,成為花香鳥鳴的自然教室與休憩天堂。
【撰文者】yoyo
【攝影者】Abi筆
【審稿者】唐炘炘、林明志
【課程名稱】內湖社大-2025內湖不永續AI地圖工作坊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