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內湖不永續議題】大湖水邊有塑膠垃圾和泡麵殘食


大湖公園周邊常有垃圾, 其來源主要包括:民眾隨手丟棄、釣魚與遊憩活動。這些垃圾影響水質,原生魚類生存環境受到威脅,並造成景觀惡化與公共衛生問題。

【議題地點】大湖公園
【議題座標】25°04'53.5" 121°36'22.9"
【議題類型】生態不永續
【改善作法】
1.垃圾清除:公園管理處定期派員進行垃圾撿拾和清運,並使用機具清理湖面漂浮物。社區或志工團體也可定期舉辦淨湖活動,協助移除垃圾,並進行宣導。
2.設立標語與監視器:設置明顯的禁丟垃圾標語或電子看板,提醒遊客保持環境整潔,加強巡邏,並可裝設監視器。
3.加強環境教育:透過環境教育活動、宣導講座,強化民眾環境保護觀念,才是根本。管理單位也推動檢舉違規行為,鼓勵民眾共同維護公園環境。透過公部門、志工及民眾的合作,才能有效維持大湖公園的水質與景觀品質。
【未來願景】清除垃圾後,期待恢復公園原有的自然生態功能,提升遊憩品質,打造一個兼顧生態保育與市民休閒的永續城市綠地。同時,透過環境教育提升民眾保育意識,促進社區共治,使大湖公園兼具生態價值與防災功能,既沒有垃圾、生態又好,成為內湖區的綠色瑰寶。
【撰文者】施明絜
【攝影者】Abi筆、施明絜
【審稿者】唐炘炘、林明志
【課程名稱】內湖社大-2025內湖不永續AI地圖工作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